小笼包滚烫的汤
鸭油烧饼的层层酥脆
菊花脑的清凉微苦
糖芋苗的绵软香甜
…
南京人最爱这街头巷尾的烟火气
今年初春,译林出版社推出了《南京味道》(十周年增订版)。在书中,作者余斌以文学考古的方式,写下一位南京“馋人”的饮食札记。四十余篇妙趣文章,描摹金陵名馔、市井风味,畅谈吃的个性、吃的记忆。从盐水鸭、烤鸭,到吃鸭的副产物鸭油烧饼、鸭血粉丝汤,再到美龄粥、十样菜、梅花糕……他以味觉丈量城市文脉,将老南京舌尖和心头的味道汇于一编。3月22日下午三点,译林出版社将联合南京世界文学客厅、科巷新市集共同举办一场名为“科巷里的《南京味道》”的主题文学课。《南京味道》作者、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余斌,著名建筑设计师@陈卫新,行走课堂@老羊老师,旗袍女神@筱凡老师,城市文化守望者@百味金陵,光的芬芳咖啡馆、门西茶馆主理人@咖啡馆的方圆八百米……豪华嘉宾阵容惊喜亮相,带读者识春菜、尝春鲜,谈食物背后的故事。科巷菜场也将首次把一场充满春味的“科巷新市集”搬进南京世界文学客厅。科巷三姐酒酿、徐阿姨青团、南京桂花鸭、老字号小吃以及以“七头一脑”为代表的时令春鲜尽在现场,邀您共赴一场春日飨宴。无论你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还是对金陵美食充满好奇的“外来客”,本次活动都将为你打开一扇了解南京人、南京文化的窗口。品尝春日鲜味,邂逅美食大咖。等你来聊,来吃!
联合主办译林出版社南京市文学之都促进会科巷新市集南京创意中心南京大学文学院文学与城市空间研究中心
活动时间2025年3月22日(周六)15:00-17:00
活动地点南京世界文学客厅南京市北京东路37-5号
活动内容��part 01 聊聊新书
南京人,南京胃《南京味道》新书分享主讲人:余斌南京,这座“最北边的江南城市”,有江南的饮食习惯,也有北方风格。南京人被称为“大萝卜”,包容性强,口味也多元交融。“不南不北、也南也北”的特色从何而来?为什么南京人对鸭子情有独钟?南京菜为何在传播中显得低调?《南京味道》作者、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余斌将围绕“南京人,南京胃”这一主题,讲述饮食背后的文化脉络与社会变迁。
��part 02 春日圆桌
分享嘉宾余斌、陈卫新、老羊老师、筱凡老师百味金陵、咖啡馆的方圆八百米
主持人百味金陵
作家,建筑师,美食文化研究者、资深食客博主围坐一桌,当南京味道爬上舌尖,话匣子也从此打开。他们以美食为引,展开一场关于南京的春日对话。
从《儒林外史》的板鸭宴到科巷的锅贴南京美食如何成为文学中的“味觉符号”?
南京的城市设计与美食如何共生 从而塑造独特的城市肌理?
在街头巷尾的小吃背后藏着哪些动人的市井故事?
如何用镜头定格南京的瞬间烟火?
咖啡馆和茶馆里,藏着哪些南京日常?
他们用文字、设计、影像记录南京,这座城市是灵感的起点,也是对话的核心,期待与你交流。
��part 03 尝尝春味鸡笼山下不止有春花可赏,还有春味可品—科巷菜场首次将“科巷新市集”搬进世界文学客厅—三姐酒酿、徐阿姨青团、南京桂花鸭、江苏老字号美食以及承载着南京人春日餐桌执念的“七头一脑”。烟水气碰撞烟火气,精神与口腹都在这个春天得到满足!
分享嘉宾余斌作家、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以《南京味道》一书勾勒南京饮食的文学地图
陈卫新著名建筑设计师南京大学文学院文学与城市空间研究中心主任用设计的眼光诠释南京的文化肌理
老羊教育博主生活即教育学习在窗外世界是教材
筱凡美食博主身着旗袍,手摇蒲扇,讲述人间烟火、金陵味道
百味金陵南京老门西土著探寻金陵历史,分享百味人生
咖啡馆的方圆八百米光的芬芳咖啡馆、门西茶馆主理人记录南京CBD老门西的日常故事